聯發科雖然早在2017年底,就領先同業祭出AI(人工智能)應用,將旗下行動裝置、智能家庭芯片平臺全面升級AI功能,也順利協助公司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芯片全球市占率止跌回升,甚至一度有少康中興的氣勢,不過,在主要競爭對手也緊急將旗下手機芯片平臺穿上AI的衣服,并持續采取政治、價格兩面刃來壓縮聯發科芯片市占率的回升走勢下,在目前同業間字面上的AI手機芯片解決方案,并沒有太大差異下,AI似乎又瞬間成了Another Indifference無差異化的創新功能后,全球手機市場需求成長趨緩的天花板壓力,及芯片漸成紅海市場的隱憂,又一次搬上臺面,偏偏唯一的5G解藥,最快也得等到2019年才能開始服用,全球手機芯片市場的春水似乎在被AI攪亂一下后,又重新回歸平淡。
聯發科已結算第2季營收達新臺幣604.81億元,較第1季成長逾21%,主要就是首顆搭載AI功能的曦力(Helio)P60手機芯片解決方案終于成功放量。不過,由于2018年下半市況不明,加上蘋果(Apple)2018年新版iPhone來勢洶洶,在Android品牌客戶短期略顯保守下,聯發科初估行動裝置芯片產品線出貨量將僅在1~1.1億套水準間,并未較第2季明顯成長,單季營收則預估將介在623~671億元區間,較第2季季增3至11%,毛利率目標則為36.7~39.7%。這樣的財測版本當然低于市場原先的樂觀預期,也讓聯發科繼率先搭載AI功能的Helio P60芯片解決方案,成功且有效拓展全球市占率后,乘勝追擊所推出的Helio P22及A22芯片,對公司營收成長的邊際貢獻度,已明顯下滑不少。
雖然聯發科AI芯片解決方案是采用的創新架構來設計,并有效優化芯片運算效能及省電功耗,比起同業的AI話術高大上許多,但在全球手機市場需求成長趨緩壓力揮之不去下,AI功能或是創新話題,卻始終未明顯掀起終端市場換機需求的漣漪,還是讓原本寄望的AI差異化效益,變成大家都差不多的價格競爭基礎,在全球手機市場需求于5G時代真正來臨前,都可能是一種純量市場下,國內、外手機芯片供應商難有明顯差異化的競爭壓力,讓大家在死守終端芯片市占率的唯一目標上,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可想。所幸,聯發科旗下物聯網、智能語音裝置及車用電子等成長型產品線仍撐住一定的營收成長基礎,加上公司繼AI功能率先問世,5G芯片解決方案似乎也未落后領先者太多的情形下,聯發科或有更好的本錢來熬過后4G時代這一段苦日子,靜待下波創新應用及技術再起。